经世方籥歌·《妇人良方大全》解语丹
-
解语丹中用白附,菖蒲远志天麻辅。羌蝎僵蚕胆南星,木香为佐辰砂衣。熄风化痰开窍络,舌强不语涎唾除。薄荷姜汤送丸服,心脾经风此方主。
解语丹方解(结合经典论述)一、药物配伍与功效君药:
白附子:祛风痰、通经络,尤擅治头面风痰阻滞,为开窍利舌之要药。
天麻、全蝎:平肝息风,缓解筋脉挛急,主治中风后肢体拘挛、舌强不转。
臣药:
胆南星:清热化痰,专解风痰壅塞之证,尤宜痰热阻络之舌謇。
僵蚕、羌活:僵蚕祛风止痉,化痰散结;羌活通痹宣络,助君药祛除经络风邪。
佐药:
木香:行气调中,使痰随气化,避免壅滞。
远志、石菖蒲:远志交通心肾,化痰安神;石菖蒲开窍醒神,二药协同恢复舌窍功能。
辅料:
辰砂(朱砂):为衣安神定惊,防痰热扰心。
二、经典病机与方义核心病机:心脾二经受风,痰瘀阻络,廉泉闭塞,致舌强不语、涎唾溢盛。
治则:
熄风化痰:针对风痰上扰脑窍,以天麻、全蝎平肝,胆南星、白附子祛痰。
通络开窍:借羌活通痹、僵蚕散结之力,辅以石菖蒲开舌窍,恢复言语功能。
三、经典文献依据《妇人大全良方》卷三载:“治心脾中风,言语謇涩,舌强不转,痰涎壅盛”,强调风痰阻络为病本。
《医学心悟》补充:“风热不语者,以解语丹开其闭”,扩展其用于风热夹痰之证。
《证治准绳》指出:“淫邪搏阴,神内郁塞,心脉闭滞,暴不能言”,呼应本方调和心脾、通络启闭之效。
四、现代应用要点中风后遗症:脑梗死、脑出血恢复期,以言语不利、舌体僵硬为主证时适用。
配伍调整:若气虚加黄芪,血瘀加丹参,热盛加钩藤,灵活化裁以契合病机。
(注:方解综合《妇人大全良方》《医学心悟》等经典论述,体现祛风化痰、通络开窍之核心。)
解语丹原文与历代方论化裁一、原方出处《妇人大全良方》卷三·神仙解语丹
组成:白附子(炮)、石菖蒲(去毛)、远志(去心,甘草水煮十沸)、天麻、全蝎(酒炒)、羌活、白僵蚕(炒)、胆南星(牛胆酿制,如无则炮制)各30克,木香15克。制法:共研细末,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,辰砂(朱砂)为衣。用法:每服20-30丸(约6-10克),薄荷汤送服,不拘时。主治:心脾经受风,言语謇涩,舌强不转,涎唾溢盛;或淫邪搏阴,神郁脉闭,暴不能言。
二、历代方论与化裁《医学心悟》·程钟龄
“风热不语者,以解语丹开其闭。”化裁:针对风热夹痰证,调整配伍,如加钩藤、菊花清肝热,或配伍竹沥清热化痰。
《证治准绳》
“淫邪搏阴,神内郁塞,心脉闭滞,暴不能言。”补充:强调痰瘀闭阻舌络的病机,提出可加丹参、桃仁活血通络,或郁金、枳壳行气解郁。
《永类钤方》卷十一
“主治中风不语,半身不遂,涎唾溢盛。”扩展应用:用于中风后遗症伴肢体偏瘫,配伍黄芪、当归补气养血,或地龙、川芎增强通络之力。
现代临床化裁
气虚痰阻:原方加黄芪30克、白术15克,增强益气化痰之力;
血瘀络闭:加丹参20克、红花10克,活血化瘀通络;
热盛神昏:去白附子、羌活,加竹沥30毫升、栀子10克,清热豁痰开窍。
三、经典配伍解析祛风化痰:白附子、胆南星、僵蚕祛风痰,通舌络;
通窍醒神:石菖蒲、远志开窍化痰,宁心安神;
行气活血:木香理气化滞,羌活祛风通痹,全蝎、天麻息风止痉。
四、注意事项禁忌:阴虚风动、气血两虚者慎用;
毒性控制:全蝎、胆南星需炮制减毒,严格控制剂量;
现代用法:丸剂改汤剂时,白附子、全蝎用量减半,避免毒性蓄积。
(注:历代化裁综合《妇人大全良方》《医学心悟》等文献,体现辨证施治的核心思想。)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